在古代,人们使用的墨更多的时候是墨锭,又称中国墨,就是需要在砚台里研磨的那种。其制墨工艺通常有炼烟、和料、制作、晒干、描金等, 墨锭历来备受文人、书法、绘画家们的喜爱,并加以收藏。据传三国时期的曹操以及宋代司马光都爱收藏墨锭。今天襄阳书法培训机构说到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里的墨,通常是说的墨汁了,提到墨汁的历史,就不得不提一得阁。
一得阁创始人谢崧岱,号祏生,湖南人,12岁随父进京,后入国子监,被典簿敕授文林郎(正七品),任职期间汲取藏书之精华,因为对同学由煤灯取烟研墨颇感兴趣,于是撰《南学制墨札记》将制墨工艺进行了整理归纳,后来又撰写《论墨绝句》,提出“块而砚、砚而盒、盒而汁,古今递变,亦其势然欤”。经过“屡试屡误,屡误屡悟”的实践,掌握了墨汁的制作工艺,制成了可与墨锭相媲美的墨汁。这墨汁一经上市,便受到文人墨客的欢迎。同治四年(1865年),谢松岱在北京琉璃厂44号开设了..家生产经营墨汁的店铺,店铺名称叫“一得阁”(黑土原先自己琢磨“一得阁”的来由时想到的是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,愚者千虑亦有一得”,后来才知道其实不是,而是取得店门楹联“一艺足供天下用,得法多自古人书”的首字)。谢崧岱亲手书写了牌匾,悬挂于门前。
北京琉璃厂一得阁门市部还悬挂着这块一得阁金字招牌这便是“一得阁”墨汁的来历。谢氏身后无子,在他去世以后,店铺传给学徒徐洁滨。此人是河北省深县人氏,头脑灵活经营有方,为扩大生产开设了墨汁制造厂。他沿用了人工古法制作墨汁,先后在文人云翠的地方天津市和郑州市开设了分店,在上海和西安市联合办专营代销店。生产的墨汁有两大类,一为油烟,一为松烟。
油烟类(油烟是用油料,主要是以桐柚籽或猪油为原料燃烧后收集其烟所制的墨。)的品种有:云头艳墨汁、兰烟墨汁、亮光墨汁、桐烟墨汁、大单童和双童墨汁、油烟墨汁等。松烟类(松烟是松树油燃烧后收集其烟所制的墨)的品种有:阿胶松烟、五老松烟、小松烟等。油烟墨汁有一定光泽,色相偏暖,色阶丰富且有光泽,可浓可淡,多用来勾线、渲染,是书画家们用的佳品,松烟墨汁乌黑无光,略呈冷色古人常用于渲染头发、须眉,是书写小楷字和工笔绘画的佳品。
它的配方比例按照季节气候进行调整,以适合四季的气候变换。
..书法家启功先生曾题词赞颂一得阁墨汁,曰:
砚池旋转万千磨,终朝碗里费几多。
墨汁制从一得阁,书林谁不颂先河。